在粉剂灌装生产中,称重计量的精准度直接决定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,而螺杆转动圈数控制是实现精准计量的核心方式之一。其原理基于 “螺杆每转动固定圈数,输送的粉剂量相对稳定" 的特性,通过控制螺杆转动圈数,实现对灌装量的精准把控。
具体工作流程分为三步:首先是参数预设,操作人员根据目标灌装量,结合粉剂的流动性、堆积密度等特性,在设备控制系统中预设螺杆所需转动的圈数。例如,某款流动性较好的奶粉,经测试确定螺杆每转动 1 圈可输送 5g 粉剂,若目标灌装量为 50g,则预设螺杆转动 10 圈;其次是计量执行,灌装开始后,设备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,螺杆通过螺旋槽将料仓内的粉剂持续向前推送,直至达到预设转动圈数,电机自动停止,此时输送的粉剂量即为目标灌装量;最后是动态校准,部分设备会搭配称重传感器辅助校准,若传感器检测到实际灌装量与预设值存在偏差,系统会自动微调螺杆转动圈数,进一步提升计量精度。
这种计量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:一是适应性强,能应对不同细度、流动性的粉剂,无论是面粉、奶粉等易流动物料,还是蛋白粉、中药粉等易结块物料,通过调整螺杆螺距、转速与转动圈数,均可实现稳定计量;二是精度可控,螺杆转动圈数可通过伺服电机精准控制,误差通常能控制在 ±0.5% 以内,满足食品、制药等行业的高精度要求;三是结构简单易维护,相比复杂的电子称重系统,螺杆计量机构部件更少,日常维护仅需定期清洁螺杆、检查电机传动部件,降低设备运维成本。
不过,要确保计量精准,需注意两点:一是定期清洁螺杆,避免残留粉剂结块影响输送量;二是根据物料特性及时调整参数,若更换粉剂种类,需重新测试并设定螺杆转动圈数,确保计量精度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