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
口服液灌装机验收标准:从性能到合规,把控生产核心关
更新时间:2025-11-07   点击次数:23次
口服液生产对设备精度、无菌性要求高,一套科学的验收标准是避免后续生产隐患的关键。不少企业因验收时忽略细节,导致设备投产后面临精度不达标、无菌性失效等问题,既延误生产又增加成本,因此验收需从核心维度逐项把控。

IMG_20230815_093618.jpg

首先是灌装精度验收。需选取不同规格的口服液瓶(如 10ml、20ml)进行抽样测试,连续灌装 50 瓶后,用高精度量具检测每瓶容量。合格标准为:容量误差需控制在 ±0.02ml 内,且单次测试中误差超标的瓶数不超过 1 瓶。若精度不达标,易出现药液量不足引发客诉,或量过多造成原料浪费。
其次是无菌性能验收。验收时需模拟实际生产场景,采用无菌药液(或替代介质)连续运行 1 小时,之后对灌装管路、针头及成品进行微生物检测。要求管路内壁无残留污渍,成品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口服液生产标准(如细菌总数≤10cfu/ml),避免因设备无菌性不达标导致批次报废。
再者是运行稳定性与效率验收。连续开机运行 4 小时,观察设备是否出现卡顿、漏液等故障,记录平均灌装速度。若设备标注 “每分钟 80 瓶",实际运行中速度波动需≤5%,且 4 小时内停机。同时检查压盖 / 封口效果,确保无松动、漏液情况,保障后续储存运输安全。
最后是合规性与适配性验收。查看设备是否具备符合 GMP 标准的材质证明(如接触药液部件为 316L 不锈钢),操作界面是否有清晰的参数记录与追溯功能。此外,测试设备对不同瓶型、瓶盖的适配性,确保更换规格时无需大幅改造,满足企业多品类生产需求。
严格按照这些标准验收,能有效规避设备投产风险,确保灌装机长期稳定服务于口服液生产,为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保驾护航。